禮賢會簡史

一七九九年德國及北歐各國教會敬虔主義復興,信徒因著讀聖經而深感往普天下傳福音的重要。據說在德國西部萊因河(River Rhine)旁之萊因省的烏柏圖 –– 巴勉城(Wuppertal – Barmen)有不同的查經小組每週一同祈禱查經,並閱讀由英國教會寄來之教會及宣教佈道概況,盼望能在德國成立一向外佈道會(差會)。小組每次聚會皆有奉獻,並將奉獻寄交英國向外佈道會,因著這些信徒的影響,在附近城市亦有同樣的小組聚會,祈禱、查經、奉獻支持往外宣教工作,不久各地查經祈禱會聯繫成一團契,乃是「巴勉差會」之原始形成。

上世紀二十年代,香港經濟蕭條,市民生活困難,勞資糾紛與罷工頻仍;國內爆發內戰,海盜猖獗,且時有天災人禍。正值如斯艱難境況,禮賢會九龍堂仍得以於1928年成立,委實感恩不盡;讚美上主,榮歸上帝。

過去九十餘載,九龍堂秉承禮賢會「以聯合信徒實行基督生活,宣傳福音,使人明白真道,歸信基督」之宗旨,牧養眾多信徒,與基督契合,聯絡肢體,同心合一,事奉上帝。十年人事幾番新,經歷戰爭、淪陷、不同年代的政治、經濟、文化與信仰思潮衝擊,然而恩主與教會同行,賜予歷代教
牧、長執與信眾堅強生命力與勝過世界之信心,堂會得以穩步發展,從小堂會,經歷三次遷址,建堂與重建,發展為現今有1500人聚會之教會。期間開辦九龍禮賢學校,上帝讓它成為美好之福音禾場。因應發展需要,堂會按步實施分齡牧養,建立青少年事工、現代音樂敬拜、家庭事工;並協助區會分別在禮賢會彭學高紀念中學、彩雲邨社區中心及粉嶺禮賢會中學進行植堂工作;並開展及支援外地差傳事工。

浩瀚主恩九十年

陳啟元長老(寫於 2018 年九十週年堂慶)

今年欣逢禮賢會九龍堂九十周年堂慶,回顧過去,我們滿心歡喜,要向上帝獻上感謝的祭。九龍堂於一九二八年成立。當時居住在九龍半島的會友人數日多。他們到香港堂聚會,路途遙遠,交通困難,於是決定成立九龍堂。我是在一九四七年才加入九龍堂,所以之前的歷史只能從文獻中知道。九龍堂開始時是在潔芳學校聚會,後來租用了彌敦道一層樓宇,在一九三零年便購置了通菜街一三○號的物業作為堂址。然而,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香港在一九四一年成為淪陷區。當時會友離港避難的很多,但留下的仍堅守主道,在基督的愛裏守望相助。據說,在這一段艱苦的日子,九龍堂的主日崇拜從未間斷過。這真是上帝奇妙的恩典。

對教會來說九十年不算很長,但期間經歷的風浪卻着實不少:一九四一年香港淪陷,六七年動亂,八十年代經濟蕭條而且禮賢區會陷入經濟危機,九七年香港回歸中國並在回歸前後引發移民潮,二零零三年沙士疫症,二零零八年金融海嘯風暴,二零一四年「佔中」運動等。雖然波濤洶湧,但九龍堂在主的恩佑下均安然渡過,而且不斷增長。以下,我要從兩方面更具體的述說主恩。

教會增長

九龍堂有一面鏡屏,題着「芥種一粒」四個字,是一九二九年彌敦道會址啟用禮時留存至今的歷史文物。這幾個字大概是取自馬太福音第十三章耶穌用來比喻天國的經文:「天國好像一粒芥菜種,有人拿去種在田裏。這原是百種裏最小的,等到長起來,卻比各樣的菜都大,且成了樹。」「芥種一粒」是九龍堂十分貼切的寫照。九龍堂在成立之初,人數不多,大概百餘人,而淪陷期間人數更少。但戰後會友陸續回流,再加上新信主的,在五十年代初,每主日崇拜人數已近三百人,因此地方不敷應用,亟待興建新堂。感謝主,祂賜給我們又一村的堂址。在會友同心努力及主的恩典下,「新堂」終於在一九五七年建成並且在十一月舉行獻堂禮。自此,加入教會的人不斷加多。到了一九八八年,教會因聚會人數眾多,需增加一堂主日崇拜,在二零零四年再增至三堂,而在二零一一年底更增設週六崇拜。此時,每週參加崇拜的平均人數已有一千四百多人,團契數目增多,地方又再不敷應用。又一村教堂在二零一三年進行重建,二零一六年完成。現在矗立在又一村達之路的是一座宏偉建築。重建後教堂的地方大增,在通菜街時只有二千多平方呎,而現在樓面面積約有六萬平方呎,大禮堂可容納近千人聚會,二樓禮堂也可以容納約四百人。每次不論是購置,建堂或重建都可說是信心的考驗,開始時總覺得力有不逮,但結果是一無所缺,而且過程順利,發展規模超越原先的期望。因此無論是會友人數的增長或教堂地方的擴展都是主恩典的明證。

另一值得感恩的是九龍堂歷年來都有一群忠心事主的長執和教牧同工。會友亦愛主、愛教會,年齡分佈十分均衡,老、中、青都有。近年教會實行分齡牧養,活動多元化,各部發展迅速。除了教會例常的活動外,還有分區家庭聚會,聖經研習和各種培訓課程。自六十年代至今,教會也造就了不少有心事奉的人。粗略地估計,這期間決志全職事奉作傳道人的不下二十多人。正如詩人大衛所說:「你要稱頌耶和華,不可忘記祂的一切恩惠。」

拓展聖工

上帝也在福音事工上祝福九龍堂,這裏我只選擇幾項略為述說。九龍禮賢學校是九龍堂興辦的小學暨幼稚園,校譽頗佳,吸引了不少同學入讀。學校一向重視福音工作,自一九九四學年起,與教會合作開設「家長班」,每逢主日早上聚會,參加的家長經常有數十人之多。家長班有點像教會的團契,設有組長和導師。他們除了關心同學的學業和成長外,還有機會與家長們分享信仰。因家長班而信主的人不少。另一福音工作是一九八三年在深水埗開設閱覽室,為同學提供溫習功課的地方,並在閱覽室安排導師為同學解決功課上的困難,因此閱覽室很受歡迎。組長、導師和同學相熟後有機會向他們傳福音,帶領他們信主歸入教會。事實上今天九龍堂的會友中有很多是家長班和閱覽室所結的福音果子。九龍堂也沒有忘記植堂和支持新成立的堂會,其中關係較密切的有慈雲山堂,彩雲堂,禮中堂和粉嶺堂。現在慈雲山堂和彩雲堂已經成為禮賢區會屬下的自理堂了。九龍堂也有資助本地的福音機構,並鼓勵會友參與差傳,曾支持宣教士在英國,印尼,柬埔寨等地宣教。現在,在柬埔寨的還有羅麗嬋姊妹和劉永萍姊妹。以前開設閱覽室的地方也借給了區差會作為辦事處。多年來教會的弟兄姊妹也經常參加短宣,和探訪內地的教會作福音交流。感謝主,上帝在福音事工上使用了九龍堂,讓會友有事奉機會。顯然,九龍堂應該可以為主作更多,而重建後資源增多,則更責無旁貸,要竭力多作主工。

在九十周年堂慶的日子,我們心中充滿喜樂和感謝,而展望將來,就要更加努力為主發光,作明亮燈台,廣傳福音。